2025年中国汽车业站上新起跑线
(资料图)这是2024年11月14日在湖北武汉拍摄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三个重要市场占有率指标悉数超过50%,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升级突破,也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站上以“电”为主、以“智”推进、自主品牌竞争力领跑的新起跑线。
迈向“油电平分”关键节点
中汽协数据显示,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202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产销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至新高。几年前,渗透率仅在限牌的大城市较高,如今,不论限牌与否、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渗透率都走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与2023年同期相比,各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增长了十几个百分点。”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说。
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说:“纯电先发引领,插混紧跟放大,增程异军突起。三种技术路线相继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挑战新的高度。”
当新能源汽车经过三四年的超高速增长,即将走到“油电平分”的关键节点时,产业逐步迈入成熟期,这一阶段,高速增长还会持续吗?业内人士的答案是,增速可能稍稍放缓,但内涵质量更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2025年内需+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650万辆左右,增速约30%,其中国内市场15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5%左右,进入相对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从新能源汽车车型结构来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有望进入快速爬坡期,成为未来的新增长点。从电动化技术创新角度看,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将加速量产。
目前,国内全链条、多主体布局固态电池,其中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出货量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完成小批量上车。电动化将迎来技术的迭代升级,释放更大价值。
“AI+”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以电动化渗透率50%为界,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并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孵化出更多未来赛道。
张永伟说,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5%,预计2025年将达到65%。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更是超过70%,预计2025年将达到76%。基础智能化2025年将进入全面覆盖阶段。
高阶智能化也呈现快速增长,国内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在2024年上半年达到11%,预计2025年达到20%。
“202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焦点肯定是智能化,大模型、城市NOA、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将快速产业化,未能进入智能化门槛的车企面临被淘汰风险。”岚图汽车CEO卢放说。
智能化渗透率过半,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同时,“软件定义汽车”正逐渐演变为“AI定义汽车”。
基于强大的AI能力,特斯拉此前发布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并宣布将在部分已有车型上实现无人监管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风向标企业的动作进一步加快了汽车的AI进化速度。
“AI在研发端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并显著提高研发效率。AI在整车与产业链条上将加速端到端的应用,进一步赋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说。
在张永伟看来,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汽车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未来必须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模式,实现战略迁移。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全部”,称理想未来100%会做人形机器人。
吉利汽车刚刚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吉利称,智能汽车是当前深度融合AI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未来智能汽车将不仅仅是移动工具,还将具备自我意识,成为有智慧、有温度、有情感的“出行智慧生命体”。
“AI+”也让汽车产业外溢出第二增长曲线。张永伟说,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从特斯拉到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主流车企纷纷投身飞行汽车、具身智能,计划投入资金多达千亿元,通过布局这些与汽车产业有极高相关性的未来赛道,赢得未来市场。
“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计划进入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也许相当于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或者2012年的新能源。”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
合资品牌开打份额保卫战
电动化和智能化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65.2%,较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
“2025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望突破70%。”在吉利汽车开年的销量目标会议上,吉利高层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确实出现了结构性变化,由过去合资品牌主导的格局变成了自主品牌为主、跨国企业为辅的结构。中国市场的变化超出了很多跨国企业的预期。
巩旻表示,全球车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开始逐步下滑,2024年,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加速下滑。中国本土品牌的产能利用率过去几年从65%爬升到了84%。同一时间,外资品牌产能利用率从73%跌到了56%。过去10年,平均每年合资车企在中国赚取了约200亿美元。但在过去两年,2023年降了大约1/3,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跌了近一半,200亿美元利润池正在不断缩减。
跨国车企如何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态势,打好份额保卫战?
专家认为,外资品牌必须做出重大改变才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有所作为,按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和智能方面的资源。
巩旻说,全球品牌在中国需要重新调整策略,改变组织架构以及重新“定位”中国。“中国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全球最大市场,而是汽车最新技术的全球研发中心,跨国车企应更多利用这些资源,转变中国在其全球版图中的角色。”
郑赟对记者表示,众多合资品牌已经开始以“换将”为突破,打响份额保卫战。以大众为代表的转型者正设立更多在华有研发自主权的实体,将车型开发从德国总部转移至中国,确保在中国直接决策并加速本土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张永伟说,过去跨国车企在中国做的是技术、供应链“两头在外”的本土化,新的本土化则是“在中国,为世界”,需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技术向外,利用中国技术赋能全球;二是市场供应链向外,带着中国供应链实现全球布局。
标签:
相关阅读
-
01-27
-
12-19
-
12-19
-
09-21
推荐阅读
-
-
2025年中国汽车业站上新起跑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 2万辆和3143 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 7%和4 5%。创新高的数据背后,汽更多
2025-01-27 15:45:58
-
-
占全球总销量近70% 中国继续领跑全球电动汽车销
英国媒体13日援引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最新数据报道,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连续第七个月的增长,同比增幅高达32%,创历史新高。与此更多
2024-12-19 17:04:16
-
-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更多
2024-12-19 16:59:28
-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同比增长6.4%
(资料图片)采购商在参观今年广交会上展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汽车行业刺激政策延续的概率更多
2024-12-19 16:31:43
-
-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认证将解决哪些问题和隐患?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此次纳入的主要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固定充电桩、更多
2024-12-19 16:27:38
-
-
尊界超级工厂在合肥落成 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超千
 据江汽集团官方公众号消息,12月16日,尊界超级工厂落成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表示,此次尊界更多
2024-12-19 16:22:15
-
-
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超1400万辆 超八成A股汽车上
今年以来,汽车产业继续围绕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快速推进各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多重因素推动更多
2024-09-21 14:35:46
-
-
国产新能源汽车点靓金秋车展
9月13日至16日,2024海报集团金秋车展暨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展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金秋车展展出面积达5万平方米,更多
2024-09-21 14:33:43
时尚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1-27
-
01-26
-
01-26
-
01-26
-
01-26
-
01-26
-
01-26
-
01-25
-
01-25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23
-
01-17
-
01-17
-
01-14
-
01-13
-
01-06
-
01-03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
12-27
-
12-27
-
12-27
-
12-27
-
12-24
-
12-24
-
12-21
-
12-21
-
12-21
-
12-21
-
12-21
-
12-21
-
12-21
-
12-19
-
12-19
-
12-18
-
12-17
-
12-17
-
12-17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12-13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今日推送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 一箭5星!我国成功发射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
- 屈臣氏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第600家店铺 同庆于中国内地发展35载
- 宁波银行荣膺“2024年度金融业上市公司卓越表现企业”
- 投资1.1亿元, 浙江商人到黔南投资建酒厂助力“共富”,为实现少年时的“愿望”
- 道通科技亮相 2024 法兰克福上海汽配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新跨越
- 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在大运河畔开赛,中国女曲赢得揭幕战
- 高梵 KIDS 滑雪节:燃动长白山的冰雪狂欢
- 中国乳业困境如何破局?
- 我国将于2027年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 北京海淀:仿生机器人集结 技巧大比拼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多地加速落地应用 人工智能激活千亿智慧教育市场
- 我国加快推进算力技术标准化建设
- 向“新”提“智” 先进制造业“链”上谋机遇
- 轨道交通行业向智能化进军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圆满完成飞行试验
- 科学家开发出可定制和编程纳米机器人
- 算力不足限制AI创新 学者呼吁加强学术界算力支持
- AI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电网基础设施面临挑战
- 中国科学院报告研判125个科学研究前沿
- 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聚焦全球公众科学素质建设
-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像素“分割”成像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向“新”提“智” 先进制造业“链”上谋机遇
- 颈部抗衰秘籍 | 润致格格针让你告别颈纹,重现优雅美颈
- 大漠南北的两个医生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本轮寒潮影响趋于结束 东北部分地区仍有降温降雪
- 中央气象台:我国近海将有7~9级大风
- 一九一五穆云峰口述:一个酱香老品牌、产区老字号的40年创业史
- 受雨雪天气影响 多地高速公路路段封闭
- 120不让直接进 亲属病危不让出 学校宿管该如何管?
- 电诈新套路盯上农村老人
- 重庆南岸区一住宅发生火灾 现场1人受伤
- 座椅只能坐半个屁股,服务椅怎么成了“防民椅”?
- 黑龙江双阳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46人被处理
- 天涯共此时 民族大联欢
- 中国百名油画家走进福建宁德:共绘山海宁德、多彩蕉城
- “这个雪季我包了!”长白山高梵kids滑雪节等你来嗨
- 画家朱祖国向家乡温州博物馆捐赠国画作品
- 起底甲醛治理市场诚信缺失:商家制造焦虑,假检测假清除
- 三名基层干部眼中的考核之变(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 如何区分寒潮与冷空气?此轮寒潮有何特点?专家解读
- 电子社保卡带来哪些新服务(深阅读)
- 中国试行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
- 湛江港首次实现40万吨级船舶满载夜航靠泊
- 上海已初步建成性能领先、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 国铁沈阳局:畅通“北粮南运”通道 加速重点物资周转
- 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在蓉召开